再敍古法论水 山水相随说山
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
山龙点穴水法
一、昆仑山
昆仑山位于中国西部。西起帕米尔高原.横贯新疆西藏东延人青海境内。堪舆家尊为山祖。认为昆仑山为中国山脉之祖,龙脉的总发源地。
蔡元定在《发微论》中说干:“凡山皆祖昆仑,分枝分脉,愈繁愈细,此万殊而一本也。”姚桐寿在《乐郊私语》中说干:“刘伯温谓中国地脉俱从昆仑来”。图6:
二、太祖山
太祖山是指龙脉始发源处的山岳。堪舆家通常认为:太祖山高大耸拔,气脉厚重悠长,绵延所及,必多吉穴结作,但因距离穴山遥远。开枝很多,穴山的吉与凶,还须视龙脉剥换及少祖山的美恶而定。
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龙法》中说干:“寻龙必先观祖宗山,即其远者而名之,有所谓太祖山焉·…·太祖山须高大回异,或跨州连郡,绵延数百里……·其天时将阴晦,则有云雾生其间。观云雾之所生以察山龙之太始,亦一诀耳。”
三、少祖山
少祖山是堪舆家所称的祖山的一种,又叫主山、主星,是指接近穴山的高大山峦。
其作用在于收束气脉并将之输入穴场,因此与龙穴吉凶直接相关。以高大秀挺为佳。
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龙法》中说:“龙行既长,离祖已远,各分支派,将结穴处,忽起高大山峦,谓之少祖山·…少祖山必奇特达,秀丽光彩·…若歆斜不止,孤露峻增,瘦削破碎,臃肿粗恶,则无融结。”图7:
图片
四、父母山
父母山是堪舆家对穴山后边的一座山的喻称,认为此山直接孕育穴山的龙穴。
刘基在《堪舆漫兴·父母》中说:“问君何者为父母?穴后峨峨耸一山.前从相生不相克,儿孙赴举不空还。”
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龙法中说干:“自少祖山以下,或起或伏或大或小,或直或曲,但以玄武项后一节之星,名日父母。”
五、石山
石山是堪舆家所说的“五不葬”的山峦之一。郭璞在《葬书》中说干:“气因土行,而石山不可葬也。 石山不可葬
“卜则巍在《雪心赋》中说干:”土穴石山,嵯峨不吉。图8:
图片
六、官星
官星简称官,堪舆家称穴山前方朝山背后逆拖的小山为官星,认为真穴余气所结可据以验证吉贵之穴。卜则巍在《雪心赋》中说干:“更看前官后鬼,方知结实虚花”。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砂法》中说:“官星者,龙虎横抱穴外,背后有余势拖向前去也。龙之贵气重大者,官星亦必重大;龙之贵气轻小者,官星亦必轻小。”
七、鬼星
鬼星又叫鬼山,简称鬼,指横龙穴山背后拖拽的小山。堪舆家认为鬼星与官星、禽星、曜星同为龙脉气所结,可据以验证龙穴的真假。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砂法中说:“鬼星者,六后拖撑之山,枕乐穴场者也……横龙结穴,必须有鬼星撑在六后,方证穴气之真。以其在穴后分漏本身之气,故取义于窃,而名之日鬼。鬼不必于有为吉亦不必于无为凶,特以偏斜之穴,须用为证耳。”图9 :
图片
八、案山
案山简称案,又叫近案、迎砂等,指穴山近前的矮山堪舆家认为案山有助于蓄聚穴山之气。
廖禹在《泄天机·安坟人式歌》中说:“第四犹嫌无案山,衣食必艰难。”
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砂法》中说“穴前之山近而小者日案……如贵人据几案处分政令之义。有案山,则穴前收拾周密,无气不融聚之患。
九、禽星
禽星又叫落河火星,是指穴山前水流出口处的水中石。
堪舆家认为其是真穴余气所结,可据以寻觅吉贵之穴
。廖禹在《泄天机·全局人式歌》中说干:“禽星兽星须颖异。”
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砂法》中说:“禽星者,水口中之石也,亦名落河火星…·凡人乡村水口间溪河中有此奇异之石,必结大贵之地。”
十、曜星
曜星又叫曜气,简称曜,指穴山明堂左右龙、虎二砂外及水口间的尖利巨石。
堪舆家谓系真穴余气所结,可据以寻觅吉穴。
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砂法》中说干:“曜星者.亦龙之贵气旺盛发泄而生者也”。凡龙虎肘外、龙身枝脚、穴前左右之砂,明堂下关水口及龙身随带之间,但有尖利巨石,皆为曜星。
十一、砂
砂又叫砂头,是堪舆家对龙穴前后左右诸山的总称。
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砂法》中说干:“夫砂者,穴之前后左右山也前朝、后乐、左龙、右虎、罗城、侍卫、水口诸山,与夫官、鬼、禽曜,皆谓之砂。”
廖禹在《泄天机·消砂入式歌》中说:“真龙落处四山聚,亦自有名义。昔贤何以唤为砂’?于理自呼差。杨(松)、曾(文遗)教人,五(星)、九(星)只从砂上拨,因兹名作《拨砂经》图10:
图片
十二、水口砂
水口砂指穴山明堂前水流出口处两岸或水中之山。
、堪舆家谓势宜重叠关拦,使气脉内蓄,以利穴山融结吉穴。
卜则巍在《雪心赋》中说干:“水口之砂最关利害。”
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砂法》中说干:“水口砂者(穴前)水流去处两岸之山也。必欲周密重叠,交节关锁狭而塞,高而拱……迢递迂回至于数十里者,乃为至美者也。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